莆田文化:爱上这座城 恋上这风景
来源: 香港大中華通訊社  日期:2020-01-16 19:24:30  点击:11797  属于:中国新闻

这是一座独特的城市

独特的语言

独特的文化

独特的习俗

这里是莆田

 

在中国

有一个地方

那里沉浸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

她是文献名邦,被称为八闽古府

她人杰地灵,有着惊艳的二十四景

她闻名遐迩,是全球3亿人寄情归宿
她,就是莆田 
在这里
一事一物一念
天人合一
无不透着独特的文化 
 
一句乡音,独一无二

    在中国,很多城市一村一乡音。但在莆田,非常有趣,360万的莆田人独讲一种方言——莆仙话,不被周边的语系同化,被喻为中古汉语的活化石。有网友戏称,没有语言天赋的人在莆田待上一辈子也学不会莆仙话,堪称比学外语还难。

你听懂了吗?“莆田元宵大隆重,正月闹到二月份,出游圈灯还演戏,家家热闹走好运”。

 

一方水土,人才辈出

历史上,莆田人被誉为中国的“东方犹太人”,因为莆田人聪敏好学,学霸多,人才荟萃。北宋一代名相王安石会发出赞叹:“兴化(莆田)多进士。”自唐以来,莆田涌现出2482名进士、21名状元,17名宰相;时至今日,莆田每20万人就有一个两院院士,稳稳占据学霸排行榜。

莆田“文献名邦”之誉,不是浪得虚名!现已成为莆田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代代薪火相承。

 
一种敬仰,独有千秋
 

莆田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妈祖信俗是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全球76亿人口中,就有3亿多妈祖敬仰者。全世界46个国家和地区共有上万座是从湄洲妈祖祖庙传播设立的妈祖庙(天后宫),每年妈祖诞辰日和逝世日期间,莆田湄州岛朝圣旅游盛况空前。而在台湾,妈祖敬仰者多达1600万,占台湾人口的三分之二。

 

文化融合,丰富多彩
这里的文化更是海纳百川,也是中国宝贵的 禅宗文化遗产和少林南拳的发源地。千百年来,“南拳北腿”已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鲜明的南北武术流派,两者同样作为中国佛教禅武文化圣地,声名远播。

 

百戏交融,鼓乐铿锵
        莆田人爱听戏, 对戏剧的热情丝毫不逊色于春晚,莆田现仍有100多个剧团,一年演出6万多场次,可谓是“村村有戏台,天天闻曲声,家家爱看戏”。 莆仙戏源于唐代,用方言演唱,形式古朴优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春节习俗,一年两度

不用穿越,不用怀疑,在莆田,一年过两次春节、“围炉守岁”两次,第一次是在年三十“做岁”,第二次是在正月初四“做大岁”。这独特的“五日岁”的春节年俗,背后却是一段惨痛的历史。

1562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倭寇攻陷兴化府城,占城六十余日,洗劫杀戮。次年正月二十九,戚继光入闽抗倭,二月初二倭寇被打退。逃亡百姓陆续返回家中,掩埋亲友,收拾家园,二月初四再次“做岁”,初五再次“过年”。后来为不误农事和缩短年三十与二月初四的时间跨度,百姓们将二月初四调整为正月初四。同时,为了和年三十“做岁”、正月初一“过年”区别开来,正月初四被称为“做大岁”、初五被称为“过大年”,并由此衍生了白额春联、初二探亡日不走亲等春节习俗。

 

元宵活动,一月欢腾

莆田的元宵节也因受倭寇影响,极具地域特色。过完“五日岁”后,从正月初六开始,每天都有不同村庄、不同姓氏以不同形式闹元宵。元宵民俗活动延续一个月,是全国跨时最长的元宵,打铁球、跳火堆、走高跷、踩刀山、舞龙灯等,“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

 
 
 
 

独一无二的莆仙乡音

薪火相传的文献名邦

禅武合一的少林南拳

全国独有的一月元宵

……

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基因

只有与她相遇

才能更深地发现她的魅力

还等什么

春节就与她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