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和岸的对话 —— 访世界华文文学家协会副会长、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监事长 云南大学世界华文文学中心主任 杨振昆教授》
来源: 香港大中華通訊社  日期:2020-04-02 14:50:24  点击:11662  属于:今日头条
在世界华文文学领域,杨振昆先生是一位特殊的教授。他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在云南大学组建了“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室”。他作为中文系主任兼研究室主任,1994年他主持了“第七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这次会议直到现在还被大家称为“空前绝后”的会议。时任云南大学中文系主任的杨振昆当时任会议秘书长,从接手会议到会议圆满召开花了近一年的时间。会议得到了玉溪地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云南省政府、云南省委宣传部领导的帮助。会议期间,研究室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有专著《东南亚华文文学论》,还有研究室编选的《东南亚华文文学》、《东南亚华文文化》等多集研究资料。会后出版了《世界华文文学的多元审视》和世界华文作家采访玉溪时的散文《玉溪行》。
会议在风景秀丽的抚仙湖边的笔架山庄召开。会议组织了与会代表近200人在云南的考察活动,沿途经过了楚雄、大理。最后在昆明举行了会议的闭幕式。这次会议最令各位代表难忘的是:沿途一千四百多公里,有警车开道。对玉溪、大理、楚雄烟厂进行考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洱海泛舟,看白族的歌舞表演,品评三道茶。尤其是在玉溪地界上,观看了峨山的土风歌舞,组织了抚仙湖的夜游。更是给大家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云南大学对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创造了自己的“品牌”,产生了国内外的影响。然而,到了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杨振昆教授退休下海从事经济活动,研究室的工作就有所停止。不过,在中文系仍然开设《世界华文文学概论》的课程,并且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开设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方向。听杨振昆先生讲下海的经历与自己的心路历程时,他说:“对于海外华文作家的研究使自己感觉到了打好‘经济基础’的重要性。因为在国外接触的华文作家,大多都有先经商后从文的经历。他们有了经济的基础,写作就不是为了经济利益,他们的心灵的表达就可以更加自由。”杨教授谈到他去参加“泰国华文文学研讨会”的时候,当年学校给的经费有限,要多住一天都没有财力支付,只好在当地的作家曾心先生的家寄住;在台湾参加学术讨论会,台湾的教授问到大陆的工资待遇的时候,杨教授没有办法说自己的工资,因为台湾教授的工资相比大陆高出了五到十倍。他为了不给社会主义丢脸,就说,我们的住房是由学校分配的,这下就镇住了对方,因为台湾的教授要奋斗很多年,花几百万才能够拥有自己的住房。
在杨教授的一篇文章当中,我看到了他的内心吐露。文章的标题是《自由的选择》,他认为,人的本质追求就是对自由的追求。而自由包括四个方面,一个是时间的自由,可以把时间用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一个是空间的自由,可以不必申请经费,想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再就是心灵的自由,不必把心思用在为了淘生活考虑的问题上。但这三个自由的实现,最重要的基础是物质的自由。有了这个认识,杨教授就“下海”从商了。他加入了自己的研究生李践的昆明风驰广告公司,并出任副总裁。公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了中国广告业排名第七,盈利第一的广告公司。当香港李嘉诚的TOM集团准备在国内建立户外传媒集团的时候,首先就选择了风弛企业,并由李践和杨振昆在全国收购了16家户外广告公司,成立了TOM户外集团,并由李践担任总裁,杨振昆担任副总裁,总部设在上海。2007年,李践和杨振昆分头辞职,重新创业,李践组建了“行动成功教育集团”,杨振昆整合了全国十六家户外广告公司,成立了“上海赢城传媒集团”,出任公司董事长。并且在2009年在香港成功上市,2012年,杨振昆毅然辞去董事长一职,回到故乡昆明。他看到许多人存在着幸福观念上的误区,亦或是因为种种的不如意,处于不幸福的状态,因此他决定研究幸福学。先后出版了《幸福营造》《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女人幸福学》《女人幸福锦囊》《建筑幸福学》等五本著作。作为畅销书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他还在社会上开设相关的讲座,在大学开讲“幸福人生”的课程。2016年,云南大学重新组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并邀请杨教授担任中心主任,他重新回到了世界华文文学的领域。了解他的人,都因他的“归队”感到十分高兴。
可以看出,杨教授对“下海”和“上岸”有着特殊的心路历程。甚至可以说,他“下海”是为了“上岸”。他下海如鱼得水,获得了许多荣誉。他被评为“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中国杰出广告人”、“中国十大传媒策划专家”、“推动中国户外广告发展的功勋人物”。正值他的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他毅然辞职,回到自己热爱的文化事业中。他认为,把自己多年来的资料捐献给学校,是对学校的一种回报。
建设“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资料的收集。他捐献的近万本书为研究打下一定基础,为了收集更多的资料,近年来,他又自费参加华文文学的各种会议,收集华文文学作家书籍和国内学者研究的资料。他在泰国出席《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他自费包车,到曾心先生的别墅里去拉他捐赠的六百多本书籍;又到“泰华作协”和“泰国留中学会”又收集了两百多本书,通过物流运回学校;他在北京出席“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期间,让朋友开车到北京燕郊“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张炯家拉了他捐赠的近四百本书;另外他到香港、台湾以及国内的会议上以七十多岁的高龄手提肩扛把许多书带回学校。
杨教授一直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常常感念华文文学界很多人对他的支持与帮助。新加坡的骆明先生至今以八十高龄亲自带书到昆明;香港王一桃先生邀请杨教授到他家,赠送了近百本书。那时,杨教授正值痛风,书又寄不回内地,硬是跛着脚把两箱书带回学校;香港陈盼耕先生还亲自帮忙收集了两捆书设法寄到学校;台湾林静助先生把他主持的《艺文论坛》丛书也邮寄到学校。尤其是“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王列耀教授在北京会议期间关照会务组把作家捐的一些书交给杨教授。在他的内心要感谢的人还可以列出一连串的名单:例如大陆的张炯、白舒荣、杨际岚、古远清、陈贤茂、王列耀香港的曾敏之、蔡丽双、王一桃、陈盼耕、何佳霖;台湾的洛夫、林静助;泰国的司马攻、梦莉,曾心;马来西亚的戴小华、朵拉;新加坡的骆明、蓉子、李龙等。
在这个领域里面,杨教授得到的友谊和支持,强化了他奋斗的责任。他觉得,世界华文文学应该是一个跨国际的伟大的事业,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汉语作为使用的工具,对于文化和经济的传播和沟通至关重要。华文文学作家的友谊不仅是文化联系的桥梁,也可以是经济联系的桥梁。华文文学的作家作品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在世界的文学宝库当中必将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开展研究中心工作的同时,杨教授还策划了“世界华文文学展览馆”的建设,在省政府批准建设的“云南文学艺术馆”的重大项目中还设立了“世界华文文学展厅”。
从杨教授个人的发展的历程中可以看出,在学校他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老师,曾经被聘为“国家教委中文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高等职称评审委员会的中文学科副组长。2016年还获得了云南大学的“教育功勋奖”。在下海的经历中,他证实一个教授在企业中的运作能力。在研究领域中,他除了幸福学与华文文学的成就之外,还有创作自选集《我生在月圆的时分》、散文集《红土地的恋歌》、评论集《边地文学启示录》和参与主编的文学史著作有《中国当代文学史》、《新中国文学发展史》等20余部著作。他的历史证明了他的研究和运作能力,在未来的世界华文文学的事业中也将会证明他的能力。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云南恰恰处于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地位。因此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更显得十分重要。杨教授虽然年逾古稀,但他觉得,只要做起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参与。世界华文文学的事业,是海内外华文作家、学者共同的事业。现在,中央领导十分重视。国家侨办已主持召开了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海内外有数百家华文文学的创作和研究组织,已经形成了浩大的规模,在未来的时代,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
杨振昆教授从下海到上岸。从经济上讲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作为香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无论待遇地位都是很高的,但他为了辞职,工资、分红、期权股都主动放弃。他说:人生在不同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目标。七十岁以后,将是自己努力的最后一个目标,也是自己的最后一个心愿。这就是投入并推动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既是回报学校也是对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呼应。2015年世界华文文学作家考察腾冲抗战遗址之际,作家们到云南大学参加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的揭幕典礼。杨振昆以他骄人的成绩在广西召开的世界华文诗歌大会上获得了“美丽南方心时代”世界华文文学杰出贡献奖。
如今,杨振昆仍笔耕不止,正带领研究中心研究东南亚作家作品,以微信方式出版了《世华微刊》,并全力支持世界华文文学展厅的建设。他准备在适当的时候举办高端论坛。为世界华文文学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