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危難之間見真情,我們永遠是一家人!
来源: 香港大中華通訊社  日期:2022-06-29 21:26:37  点击:27998  属于:港澳专栏
      操着不同的口音,卻有着同樣的身份——中國人。內地與香港民眾間血濃於水的紐帶始終緊密聯結,互相扶持邁過一個又一個坎:

      1991年華東地區水災,有港人捐資150萬港元,只在登記表上寫下「無名氏」三字;

      2008年汶川地震,香港各界10天募捐近20億港元;

      2010年玉樹地震,香港愛心義工黃福榮,兩度衝回現場救出3名兒童,自己卻因此犧牲;

      2021年河南發生特大暴雨,香港各界迅速組織捐款捐物;

      ……

      回首來時路,內地遭遇大災大難之時,香港從未袖手旁觀,而內地也多次對香港伸出援手。

      因為,骨肉之情早已鐫刻在兩地人民的心中。
 
 
東江之水越山來
內地支援解香港水荒

      回溯歷史,早在香港回歸祖國前,這份情誼就已涌動激盪。

      上世紀60年代初,隨着人口增長,香港已出現市政飲水供應不足的情況。1962年9月起,香港遭遇嚴重乾旱,對市民限制供水。
 

      1962年9月開始,香港遭遇嚴重水荒。

      當年,香港所有水塘的存水只夠香港人飲用43天。那時,香港一份叉燒賣5分錢,而一個水桶卻賣到5塊錢。
 

      香港市民輪流等候飲用水的場面。

      眼見同胞用水困難,1963年6月,周恩來總理決定批准引東江水入香港的請求,同年12月,中央決定將供水工程列入國家計劃,並批准專項資金共3800萬元。

      該工程的工作人員回憶,那時國家還很窮,廣東的機電設備很差,全國十多個省市的工廠支援了設備,需要什麼材料,都百分之百滿足。
 

      工地橫幅上寫着「早日給香港同胞供水」。

      工程在短短1年時間內就建成通水。1965年2月27日,在東莞舉行的落成慶祝大會上,香港有關方面向大會贈送了兩面錦旗,其中一面寫道:「飲水思源,心懷祖國」。

      從此,幾十年間持續向香港供水,從未中斷,滔滔不絕的東江水帶着內地人民的深情厚意,翻山越嶺送到香港同胞的身旁。

港星全員出動義演支援內地

      1991年夏天,內地華東地區發生了嚴重的水災。當時,香港掀起了捐贈救助華東水災的熱潮。從1991年7月11日至12月31日,中國共接受境內外捐款物合23億元人民幣,近四成來自港澳台地區和海外華人。有港人捐資150萬港元,只在登記表上寫下「無名氏」三字。
 

      那一年的7月,香港跑馬地馬場舉辦了長達7個小時的《演藝界總動員忘我大匯演》振災活動,為了籌集賑災的善款,幾乎所有我們耳熟能詳的港星都出席了這場匯演:Beyond、梅艷芳、譚詠麟、成龍、黎明、劉德華、梁朝偉……

      這場演出當日就籌得善款逾1.1億港元,隨後又發動藝人用10天時間,義務完成電影《豪門夜宴》,籌得善款逾2000萬港元。
 



      「滔滔裏,一起跨過步過,願有你跟我;暴潮裏,願同步一起跨過,伸出手去拖。」

      這首《滔滔千里心》的主題曲至今仍深入人心,唱出內地和香港市民血濃於水的心聲。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此後,兩地心與心愈發靠近,愛國心、愛國情愈加濃厚。
      1998年,一場特大洪水讓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香港政府立即撥出900萬港元作為初步賑災之用。同年8月21日,由國家民政部、文化部共同舉辦的「攜手築長城」大型賑災義演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港台知名藝人亦積極登台獻藝義務演出。
 
95%港人曾捐款助汶川地震

      十年後的2008年1月中旬到2月中旬,內地南方地區遭受了一場50年不遇的冰雪災害。

      當時的香港署理行政長官唐英年屢次強調,香港特區政府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協助內地同胞渡過這一個難關。

      香港大大小小的商會出錢出力,並呼籲在內地的港商開放宿舍、提供膳食,令民工可留廠度歲,避免更多的人滯留在寒雪中。
 

      香港藝人梁家輝幫災區居民幹活。

      同時,香港藝人發起了一場「雪中送暖」的賑災晚會。許多香港藝人探訪災區,幫助災民重建家園。

      幾個月後的5月12日,汶川又發生大地震,慘烈的傷亡令全國悲痛。在距離汶川2200公里的香港,一場聲勢浩大的救災行動也在上演。

      汶川地震後不到48小時,香港立法會就通過了3.5億港元賑災撥款,隨即又成立了救災專屬基金,撥款90億港元。
 
 
      2008年5月15日,香港特區政府派出首批20人搜救隊,到達成都機場。

      5月19日下午2時28分,與舉國上下哀悼地震遇難同胞同步,細雨紛飛的香港萬笛齊鳴,公共建築和鬧市商場的旗幟低垂,男女老少肅立默哀,表達自己的哀思……
 

      2008年5月19日下午,香港特區政府官員及公務員於政府總部默哀,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
 

      香港小朋友參與「零錢賑災大行動」。

      當時遍布香港各個角落的自動櫃員機、銀行櫃枱、便利店,都貼滿了「讓我們連成一線,盡心幫助災區同胞」的各種愛心圖標。

      除了政府的擔當,來自民間的力量往往更能體現出血濃於水的情意。香港民建聯一項民調顯示,95%的港人曾為汶川地震捐款。
 

      2008年10月11日,川港簽署多個支援四川地震災區重建項目,時任香港發展局局長的林鄭月娥親往災區。

      事實上,香港對災區的捐助並不僅僅是捐錢捐物,香港為災區重建設立了約200個援建項目,涉及教育、醫療、社會福利事業等多個領域,分布在四川的12個市(州)58個縣(市、區),2600多萬人受益。

香港社會各界
踴躍支援河南抗洪救災

      2021年7月,河南鄭州遭受千年一遇大暴雨。

      香港社會各界迅速行動起來,不斷向河南災區捐款捐物,前往香港中聯辦大樓遞交捐贈支票的團體和市民絡繹不絕。
 

      英皇集團管理層及旗下藝人共捐款1415萬元人民幣。

      據統計,截至2021年8月3日,香港中聯辦賑災專戶已累計接收香港社會各界近80個團體、70多名人士捐款2.0099億港元及2933.4萬元人民幣。
 

      立足香港的華潤集團捐款2000萬元人民幣支援河南抗洪救災。

      即使在經濟景氣不佳、財政赤字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香港特區政府仍從賑災基金批出兩筆共851.9萬港元的款項,賑濟河南省水災災民。

      或多或少捐贈的背後,凝聚的是千千萬萬顆愛心,生動展現出香港與內地同胞間血濃於水的深情厚誼。

兩地攜手抗擊疫情

      2020年初,內地爆發新冠肺炎疫情,香港第一時間向內地捐款超10億元人民幣。許多社團與機構還從海外採購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和醫療設備,送往內地抗疫一線。

      不少署名「愛心人士」的捐款到了香港中聯辦賑災專戶,他們慷慨解囊,有的留下話語,表示要「集小愛為大愛」,「最困難時期,我們守望相助」。

      2020年7月,香港出現了猛烈的第三波疫情,急需全面快速有效的篩檢,以找出「隱性患者」,切斷病毒傳播鏈。

      危急時刻,中央應特區政府請求,當機立斷,派遣579名骨幹技術人員支援香港,啟動「火眼實驗室」,開展全港大型抗疫的普及社區檢測行動。

      抗疫支援隊14天內不分晝夜完成178萬份核酸檢測及復檢,為香港社會儘早復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內地支援隊完成任務後,於9月16日分批返回各自工作單位,香港市民夾道歡送,場面感人。

      2022年初,香港又爆發了迄今為止最嚴重的第五波疫情,日增病例不斷攀升,嚴峻程度已超過香港特區政府的應對能力。
 

      2022年3月14日,一批內地援港醫療隊赴港開展工作。新華社

      面對洶洶而至的疫情,中央緊急部署,以最短時間派出多為重量級醫療專家、調集「精兵強將」支援香港。農曆春節剛過,就開始分批次向香港派遣支援人員。
 

      來自五湖四海的中央援港應急醫院建設者們。新華社

      除了醫學專家及醫護人員,內地企業也抽調38位具有專業資質和豐富執業經驗的鮮肉屠宰生產線業務骨幹組成「援港保供專班」,為香港屠房的正常運營提供專業力量,保障香港市場的鮮肉供應。

      而內地始終對香港敞開着大門。一車車蔬菜鮮肉、一箱箱檢測試劑、一座座實驗室和一支支醫療隊伍運抵香江。
 

      中央援港應急醫院和落馬洲方艙設施項目完工前後對比照片(無人機照片,上圖拍攝於2022年3月6日,下圖拍攝於2022年5月5日)。

      駐港機構、中資企業積極捐贈物資、援建設施,全力支援香港抗擊疫情。

      隨着第五波疫情緩和,援港工作任務順利完成,內地援港醫療隊已根據中央指令返回休整。最後一批內地醫護離港時,特區政府舉行歡送儀式。

      香港市民紛紛點讚內地援港醫療隊人員,認為他們專業、敬業,在香港最艱難的時候提供幫助,令他們感動。

      結語

      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內地和香港這份血脈相連之情懷不會改變。

      隨着香港融入國家發展步伐的加快,两地互助幫扶愈發頻密,風雨同舟的情誼,將更加堅不可摧!